强制加班不合法的,强制加班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当单位强制员工加班是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超出法定工作时间的工作被视为加班,应支付加班费,如果用人单位强制加班,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维护自己的权益。
强制加班,顾名思义,是指用人单位未经劳动者同意,单方面要求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也侵犯了劳动者的休息权和健康权。
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这些规定,强制劳动者加班,那么劳动者就有权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强制加班的情形
用人单位以辞退、扣工资等威胁手段强迫劳动者加班。例如,雇主告诉员工如果不加班就会被辞退,或者直接从工资中扣除一定金额作为不加班的惩罚,这种情况明显属于强制加班。
不合理地安排工作任务,使得劳动者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无法完成,从而被迫加班。比如,公司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安排远超合理工作量的任务,并且不允许员工在正常时间外通过合理调整工作节奏等方式完成,而要求必须加班完成,这也构成强制加班。
申请劳动仲裁的流程
1、收集证据:劳动者首先要收集能够证明强制加班的证据。这包括加班通知的邮件、短信、聊天记录等;工作场所的监控录像(如果能够显示加班情况);同事的证人证言;自己的工作记录,如打卡记录、工作文档的时间戳等。这些证据将在仲裁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帮助仲裁庭认定用人单位存在强制加班的事实。
2、提出仲裁申请:劳动者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应当写明劳动者的基本信息、用人单位的基本信息、仲裁请求(如要求用人单位停止强制加班行为、支付加班工资等)、事实和理由(详细说明强制加班的情况)。同时,还需要附上相关的证据材料。
3、仲裁受理与审理:劳动仲裁机构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受理条件,会在规定时间内受理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在审理过程中,仲裁庭会听取双方的陈述和辩论,对证据进行审查。用人单位可能会提出反驳意见,如声称加班是劳动者自愿的或者是由于业务紧急等合理原因。此时,劳动者需要依靠自己收集的证据来反驳用人单位的观点。
4、仲裁裁决:根据审理结果,劳动仲裁机构会作出裁决。如果认定用人单位存在强制加班的行为,会裁决用人单位停止该行为,并可能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相应的加班工资(按照法律规定的加班工资标准),补偿劳动者的损失。如果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严正申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原创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近日有不法分子严重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