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属于工伤的。职业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包括因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劳动者若得了职业病后,可以申请工伤鉴定,认定为工伤的将可以获得赔偿。
1、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这些疾病通常具有特定的范围和诊断标准,且被法律所认可。在我国,职业病已被明确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保护范畴,并分为10大类,共计115种。这些职业病包括但不限于尘肺、职业中毒等,它们对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工伤的范畴
工伤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或因工作原因导致的疾病或伤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事故伤害、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的暴力等意外伤害、因工外出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等。此外,职工患职业病的情况也被明确纳入工伤的范畴。
3、职业病与工伤的关系
从上述定义中可以看出,职业病与工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职业病是工伤的一种特殊情形,它发生在职业活动中,与劳动者的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密切相关。其次,职业病的认定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疾病必须是《职业病目录》中公布的法定职业病,职工必须有此类职业接触史,且必须经卫生机构诊断并确定为职业病。一旦职业病被认定,职工就可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医疗费用、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
4、认定程序方面
职业病的工伤认定有严格的程序。首先,劳动者需要到取得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医疗机构会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临床表现以及相关的检查结果等进行综合判断,出具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然后,用人单位或劳动者拿着诊断证明书等相关材料,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劳动保障部门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最终做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5、待遇保障方面
被认定为工伤的职业病患者,可以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这包括医疗费用的报销、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如果职业病导致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还可以获得生活护理费等长期待遇。这些待遇的提供,能够帮助职业病患者减轻医疗负担,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是对他们因工作而遭受健康损害的一种补偿。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 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