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科普 >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

律师作者
沈洋律师资质认证
发布于2025-01-05 10:04 浏览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有1、一方过错造成交通事故的,认定过错方承担全部责任;2、交通事故逃逸、毁灭证据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3、各方均存在过错的,按照过错认定责任;4、属于意外事件的,认定各方均无责。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

  1、全部责任和无责任

  一方过错: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交通事故的,该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与事故无直接因果关系的另一方无责任。例如,某司机因醉酒驾车导致事故,该司机应负全部责任。

  逃逸或破坏现场: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由逃逸或破坏现场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2、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一方主责:主要因一方违章,另一方或第三方也有违章行为但作用较小的事故,主要违章者负主要责任,另一方或第三方负次要责任。例如,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事故,非机动车侵占机动车道,但机动车未注意观察,此时非机动车可能负主要责任,机动车负次要责任。

  3、同等责任

  双方过错相当:造成交通事故的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且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各方负同等责任。例如,两车司机均超速行驶导致相撞,双方可能负同等责任。

  4、特殊情形

  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当事人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未及时报案,导致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方通常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交通意外事故: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二、交通事故责任划分类型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交通事故责任共分为五类: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和无责任。

  1、全部责任:一方当事人有明显过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且另一方无过错。

  2、主要责任:一方当事人负有较大过错,而另一方也存在一定的过错。

  3、同等责任:双方或多方当事人都有过错,但难以区分主次。

  4、次要责任:一方当事人过错较小,另一方过错较大。

  5、无责任:一方当事人没有过错,交通事故由对方或其他原因引起。

  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程序

  1、报案与受理: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向交警部门报告。

  2、现场勘查:交警到达现场后,会立即展开调查,固定证据。

  3、调查取证:通过询问证人、查阅录像资料等方式搜集证据。

  4、技术鉴定:必要时委托专业机构对车辆、路况等进行技术鉴定。

  5、责任认定书出具:交警部门根据调查结果作出责任认定,并出具正式的责任认定书。

  6、复核申请:如果当事人对责任认定不服,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复核申请。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严正申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原创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近日有不法分子严重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法律科普 精选回答 推荐知识

您可能感兴趣